【概况】 民乐县辖区内有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两个重要自然保护地类型。管理机构有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大河口自然保护站(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大河口保护站),下设扁都口、玉带、冰沟、大河、窑沟、海潮坝、板凳沟、泉沟8个资源管护站和2个苗圃。森林资源总面积31470公顷,其中林地16816.46公顷、非林地14653.54公顷。林区中大部分森林为中幼龄林,主要是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乔木和高山柳、锦鸡儿、金露梅、银露梅、小檗等灌木林为主,人工林主要以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为主,活立木总蓄积量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1%。林区内有野生动物5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
【资源管护】 成立天保和公益林管护领导小组,与资源管护站签订天保目标管理责任书5份,公益林目标管理责任书6份;与管护人员签订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责任书14份,公益林管护合同14份。根据祁连山管护中心批复,维护维修公益林巡护道路6公里,总投资16.37万元,主要包括垫平路基,加固护坡。强化督察整改,保护站对管辖区域内的“四矿两景区”环境整治项目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与各资源管护站及管护人员签订监管协议,同时签订《管护区域建设项目监管责任书》4份,建立项目监管日志。根据2022年祁连山“三线五级”生态定位监测调查方案,在海潮坝资源管护站辖区设立生态定位监测点共计4个〔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固定样地(青海云杉)1个,草原生态系统固定样地1个,水文监测点1个,坡面径流监测点1个〕。完成祁连山林、草、湿5个样地的外业调查工作(其中:乔木林样地2个、草地样地3个)。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8次,救助野生动物10次,其中救助马鹿、猫头鹰、狍鹿等野生动物10只。开展“2022清风行动”,加大对违法猎杀野生动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海潮坝林区内布设红外相机 20台,全面做好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开展“绿盾2022”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制定下发《大河口自然保护站“绿盾2022”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实施方案》。设置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地3块,7—9月共防治云杉梢班螟1200亩、落叶松球蚜100亩、中华鼢鼠1200亩,并对所属辖区内10.79万亩,共涉及8个资源管护区松林面积和松木加工点进行松材线虫病排查,按要求启用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管理平台,对管护人员进行现地培训。
【森林防火】 严格执行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命令,扭住火源管控这个核心,严禁人员带火入山,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监管力度,采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巡查,对辖区内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排查,严禁各类违法违规用火,10月10日在海潮坝林区进行半专业化森林草原消防防火演练,确保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遏制森林火灾发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县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等多种渠道宣传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年累计出动宣传车180台次,设置防火彩旗800面,刷写固定标语1000余条,制作防火宣传牌34个,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林长制实施】 2022年1月成立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及任务,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全面实施资源保护林长制,辖区8个资源管护站设立林长公示牌8块。保护站被民乐县纳入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与保护站共同建立和完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强化保护站治安管理,确保林区和谐平稳。
【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 大河口自然保护站自2019年整体上划后,积极配合县政府、县林草局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开展国家公园的各项工作。年内完成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界碑界桩标识系统设置项目,在扁都口辖区建设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大门1座。